管理员
|
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2010-07-26
|
犹记得韩寒是在新概念作文比赛上,他用他独特的文风获得了一等奖。自此,韩寒这个名字被我们逐渐熟悉,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但是我并不怎么喜欢看他的作品,只在《萌芽》上看到过他的小说《长安乱》的部分连载,感觉写得比较深,不怎么懂,有点意识流的味道。
韩寒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初读这篇文章,第一感觉是笔锋犀利,毫不留情的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作者通过杯中的一块布团,不断的吸水,一步步的窥视人性,最后直到杯中的布团沉到了杯底。
文章一开始“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这让人不仅想到了鲁迅先生,鲁迅也是批判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文章一开始就已经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通过杯中的水和布来窥视人性的弱点。
第二段“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团干布,可以严谨地律己;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叶,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这一段中,韩寒承认了人最初或者说是本质是善良的,但是一旦进入了社会这个大染缸,接触各色各样的人和物,再干净的布也会被染上色彩,人性的一些弱点就会逐渐的暴露出来,紧接着,韩寒又写道中国人的品性如钢,但偶尔也有洁身自好者,但这种洁身自好的人在社会中是很难被社会所接受的,正如那些在杂文刊上发表文章,揭露社会弊病的人,隐藏在那些人的思想深处是——为什么自己就不是个当官的呢?因此他们想表达的是自身的愤恨。这在韩寒眼中是受鄙视的。当人面对现实,却又无能为力是,他们所思考的不是自身的不足,而是抱怨那些成功的人,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快。
“那布已经仿佛是个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了”,这仿佛是在说人经历了一定的磨砺后,在社会上也尝到了酸甜苦辣,这时的人感觉很疲惫,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再去计较一些事情了。韩寒把布吸水吸得欲坠比作成过分浸在社会里的结果——犯罪,因此联系到了一个不到年龄的人过多接触社会便会犯罪,“中国教育者把性和犯罪分得太清楚”,而在作者的观点中,肉体即为犯罪条件,,这也是罗马人在造字的时候所认识到的。
读完整个文章,韩寒用犀利的笔锋剖析人性,让人见到了人性的另一面,从作者的文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从文章的一开始就让读者看到了鲁迅的笔风。韩寒用自己特有的写法抨击了社会的弊病和民族的劣根性,极具讽刺意味。(兰渝铁路四分部郝亚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