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文化

您的位置:首 页> 党的建设 >

位置:首 页> 党的建设 >

辛苦的骄傲



发布时间:2014-09-26 12:00:00   
管理员
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2014-09-26

        毕业之后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找了个什么工作?”,“路桥,施工。”,“那工作太辛苦了”。

        这似乎成了经典对白,同时也透露出我们施工已经是公认的辛苦职业。那么为什么这么辛苦我们还要去做?生存基础是一方面,有没有更深层一点的意义呢?有两个让我特别感动的例子,在这里分享一下。

        邓稼先

        在一次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在他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邓稼先有一次开会在西湖,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了。

        马克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两段文字真正感动了我。也许有的人已经不愿意去相信爱国主义,精神力量,只愿意相信利益、利己,并且用这样的思想揣度他人。

但是语言并不重要,心里的是非不能混淆。我们虽然辛苦,但是在这里不仅能实现自我还能更加接近光明。

        我们就是要去改变世界,虽辛苦但更骄傲。(李培亮)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