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师者,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有着深远的传承;作为师者,影响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而真正的师者,必须敬重一生。
那还是我7岁的时候,刚在老家的山村里念完幼儿园。那时,家里特穷,学费都交不上。即便如此,父亲从来没有说过让我弃学的话。
父亲,是一个相当尊师重道的人。我刚读完幼儿园,父亲就想到我很快就要念小学,于是就挑了一个日子,带着我去拜访教过他的语文老师——徐老师。
从我家到徐老师家要翻过一座大山,山上长满丛树,常年都郁郁葱葱的。那个清晨,山中的雾气还没散开,父亲走在前,拿着木棍打去路边枝蔓、野草的露水,我紧跟在后。父亲边走边说,一会见了老师,要有礼貌,长大了你也可以当老师,老师在我们大山里是很受敬重的,爸爸希望你要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那是我第一次见徐老师,穿着朴实的布衣,一头乌黑头发,一双有神的眼睛,喜欢微笑,看上去很年轻,也很和蔼可亲。他摸着我的头,一个劲夸我懂事乖巧,语重心长的说只要努力读书,学习成绩必然很好。顿时,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既高大又神奇。
在念小学的六年里,徐老师一直陪着我们这群调皮捣蛋的学生。当时,我的学习成绩并不太好,但我的语文还是很不错的。可能是因为喜欢老师的缘故,所以就在语文上多了一份兴趣。
徐老师对大家都是很关心的,没有偏颇。我们之间并没有发生多么令人难忘的事情,有的是孩童的启蒙和日常的陪伴,很平淡、真实。生活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曾经的相识,更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更何况是六年的悉心教导,而人生又有多少个六年呢。
仍记得,在学校205的教室里,他拿着二年级的课本,讲着《王冕学画》的课文,用王冕的故事告诉我们,古时读书不易,今时更要珍惜,只要能吃苦,方为人上人。他是第一个跟我讲这个道理的人,记忆深刻,犹在耳畔,为我人生的字典里早早写上了勤奋刻苦、珍惜向前的道理。
今年8月,回老家经过老师家门,我同父亲前去拜访。他躺在铺着凉席地板上,我叫了几声,老师才听见。
至少有六七年不见了,岁月就像杀猪刀一样,在他的脸上刻满了“刀痕”,头发花白了,耳朵也不太好使了,声音也不再像当年在三尺讲台上那般铿锵有力了。我主动上前和老师握手,充满了莫名的伤感和激动。
如今,听到老师病逝的消息,很是震惊。似乎就发生在昨日跟他握手寒暄,一切那样真实又遥远。他的一生,没有光鲜亮丽的功绩,但有一颗最平凡而真实的师心,我敬畏这样的真实与平凡。
或许,时代变幻,“红黄蓝”、“携程亲子园”等事件让现代的我们对师者心存怀疑,但人间正义,才是大道;人有真情,才是主流;而正义必胜,真情永驻。
我始终坚信,师者无敌,必将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统持续而深刻的传递下去,扬我国学。
这就是我认为的真正的师者,必须敬重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