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报道

您的位置:首 页> 新闻资讯 > 基层报道 >

深入一线感受时代脉搏 不辱使命书写蒙内故事



发布时间:2017-10-30 03:34:00   
罗会志
中交隧道工程局
2017-10-30

  沐浴在明媚的阳光里,站在东非肯尼亚的红土地上,来自公司蒙内铁路运维项目部物装部的通讯员吕爱吉思绪万千,甚至忘记了自己身处异国他乡。连日来,蒙内运营人都在认真地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回想起大会开幕当日,蒙内沿线唱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一刻,吕爱吉仍心潮澎湃。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蒙内运营各通讯员以手中之笔描述和镜头记录这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金色十月,展现一个个蒙内铁路运营故事的动人瞬间。

  振奋,聆听时代足音

   新时代,新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远在东非肯尼亚的蒙内铁路运维项目部,无论会议室、站区,还是食堂、宿舍,大家都在认真地研读十九大报告,虽然时差比国内晚了5个小时,但不变的是一颗颗对党和国家的赤诚之心。

十九大期间,蒙内铁路运维项目部到处一片忙碌景象,为实现111日增设一对旅客列车,确保新运行图顺利实施,兑现中国交建对肯尼亚人民和政府的承诺,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五大专业部门几乎每天都处于超负荷和高强度运转的状态。他们潜心研究新运行图还存在哪些盲区,认真查看列车和设备是否达到检修标准,仔细检查新旧运行图过渡阶段各工种、各环节是否衔接有序,对于每项工作都是严而再严,细而再细,不留死角,各办公室常常晚上10点仍旧灯光如昼。

10月的肯尼亚虽说最高温度有二十五六摄氏度,五点多钟,东非大地依旧笼罩着浓浓的夜色,透着丝丝寒意,只有上十摄氏度度。内罗毕城郊,公路旁的便道上,以“老王”为首的三人小组脚步匆匆。车辆“老王”,他不只是一个人,而是车辆部乘务员的缩影。车辆部共有4个乘务组,由来自国内五个铁路局的12名退休老师傅组成,平均年龄61岁。这些为中国铁路事业,奉献了大半生的老师傅们,放弃了国内颐养天年的生活,毅然投入到代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蒙内铁路运营中来。车辆部乘务员作风扎实,勤勤恳恳。在“11.1”增开一对旅客列车前夕,经常加班到凌晨两点多,严格按照国内运用客车的整修质量标准,对车辆走行部和车内设施及各种电器的状态认真检修。任何情况下,丝毫不懈怠按时巡视检查,高标准完成值乘工作。来自车辆部的通讯员郭洋跟随着车辆部乘务员早起写实,亲眼看到车辆部乘务员对车辆无微不至保姆式维护。郭洋感叹,“一带一路”已从大家脑海中的概念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的‘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对蒙内铁路运营人的光明前景和使命的描绘。我们不仅要从中国交建的层面,更要从党和国家的高度来提高对做好铁路运营的认识。”项目部经理戴运杰说,“党的十九大规划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目标远大、气势磅礴、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项目部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一颗颗滚烫的拳拳赤子之心,让戴运杰触碰到生命的厚重。

“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心里时刻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党旗在飘扬,怀着满腔热血担当新使命,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绳,积极主动克服各种困难,凝心聚力,使劲干、拼命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最大程度发挥每个岗位的价值,将美好蓝图变成现实。”项目部党委副书记段先猛深情地勉励大家。

有人说,由于蒙内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代表性的早期成果之一,在肯尼亚躺着都是对祖国的一份贡献。这里的干部员工却说——不仅要站着,更要跑着;不仅要敢于拼搏,更要乐于奉献。

在蒙内铁路运维项目部,从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大学生,到两鬓斑斑的退休返聘的老铁路运营人;从调度中心双眼紧盯电脑屏上运营图的员工,再到沿线的用双脚丈量的巡道工……到处可见大家正为“托起肯尼亚铁路的希望”忙碌工作的身影。新华社记者王晓鹏在完成采访后,被这群运营人的崇高追求深深触动。

“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走进基层,感受时代前进的足音、探寻一张张真诚笑脸背后演绎的动人故事,用心感受到了中国铁路运营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家国情怀,我感到十分振奋和荣幸!”王晓鹏说。

  思考,化作前行动力

当蒙内铁路运营誉满全球时,公司副总经理兼铁路运营公司总经理张亚舟显得格外的冷静,他正思考:如何写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早期代表性的成果更加沉甸甸的收获感。“有效也是必须的方式就是扎根基层,因为只有站在田埂上,才闻得到稻花香。把蒙内铁路当作中国人自己的铁路来呵护和运营” 张亚舟说。针对蒙内运营,张亚舟提出“七个融合”“四个建设”的要求。七个融合:要实现隧道局蒙内铁路运维项目部团队内部融合,隧道局与中国路桥融合,国内员工与当地员工融合,运营团队与建设方融合,与沿线各站区、肯尼亚民众融合,与肯尼亚政府融合,跨专业间融合,最终真正实现蒙内铁路运营的和谐合作共赢。四个建设:加强体系建设力度,满足不同阶段的体系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包括铁路运营公司的能力建设、运营项目的团队能力建设、员工自身能力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好人员岗位结构、年龄结构,保证队伍活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中肯两国体制不同,语言不通,习惯信仰、工作方式差距很大,“中国铁路运营标准”如何在肯尼亚落地,众多困难横亘在项目部面前。惟有加倍地努力,付出常人不可想象的努力,铁路运营才能走得久远。

以张亚舟为代表的铁路运营设计规划师已将目光掠过铁路,落到地铁,又飞往和追逐着高铁的身影。视野从非洲拓展到达欧洲,不久的将来又会着眼于全球。

美仑美奂的现代车站,飞跨蓝天的铁路长桥,就是梦幻一般的最现代化设施。对于自己有幸成为一名女列车司机,当地女大学生司机沙龙觉得无比自豪,“我心中有一个梦,就是熟练掌握蒙内列车驾驶技术后,在中国的帮助下,继续学习,熟练驾驭高铁。当这个梦想用不了多久就变成了现实。即使我们这代实现不了,下一代或几代一定能实现——这点我深信不疑!”基础理论扎实,列车操纵技能也十分娴熟,她不仅能单独驾驶机车,还经常利用会双语的优势协助指导司机帮助其他男、女司机提高驾驶操作技能时如是说。

融合,成为永恒的动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交建倾囊相授,倾心培养肯尼亚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得到了肯尼亚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好评,有力地促进了蒙内铁路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到中非民心的“软联通”。

肯尼亚总统肯雅塔感慨地说,这条铁路将掀开肯尼亚历史新的一章,“书写未来100年的肯尼亚历史”。

运营团队在海外拼搏奉献的精神,也渐渐感染了肯方员工,之前工作作风较为散慢和从来不愿意加班的肯方员工也被这支团队所折服,开始逐渐接受和融入这个团队。

2017年1012日下午两点,肯尼亚铁路局局长阿塔纳斯·麦纳在蒙内铁路内罗毕南站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记者的直播采访。麦纳先生在采访中表示对新开通的蒙内铁路运营工作充满信心。谈及针对铁路运营可持续性的质疑,麦纳先生保证,标准轨道铁路的设计寿命至少为100年。他也强调,中国运营团队由高素质的专业铁路人员组成,他们按照行业标准日以继夜地辛勤工作,以保证轨道、机车和其他设备得到及时维护并正常运转。他认为这个亚洲国家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飞速发展也是肯尼亚学习的榜样。和任何大型项目一样,铁路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确保大规模旅客和货物的运输。另一个挑战是缺乏和东非标轨铁路蓝图内其它国家的合作,还有类似于在车厢内安装无线网络设施的小问题也亟待解决。

10月25日,肯尼亚二次大选投票的前一天,内罗毕南站二楼天桥出站口,一位肯方母亲带着个4岁左右的小男童,小男童的鞋带松散了,中方值班站长周宏阳发现后立即上前蹲下身来帮忙系好鞋带,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而然。小男童的母亲一脸的谢意和友情写在脸上。

   激情,照亮美好蓝图

无论是在内罗毕南站还是在工段和车间,原本有些担心采访“遇冷”的来自综合部的通讯员李佳璇,感受到的却是旅客们火一般的热情,无论是在气派的候车大厅里还是在站台,不少盛装出行的旅客欣然接受了李佳璇的采访和拍照。同事们的坦诚对待,介绍战友们感人的点滴,讲述心中的故事。

“记住那奔向我们一心向往的峰顶的列车,它满载希望,来到辽阔的幸福境界。多少悲歌,多少呼唤,为了幸福,我们望眼欲穿。 ”这是上个世纪,非洲诗人穆巴迪亚特在《阳光》里写的诗句,让世人听到了非洲人民对铁路、对幸福和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憧憬。因为有梦想,生活才有希望和有激情,尽管等待了近一个世纪。但这条世纪铁路更加奠定了肯尼亚人民对祖国的信心,更坚定了对中肯友谊的信念。

李佳璇说:“点燃梦想,心中才会升腾起希望,才不会迷茫。每一个接受采访的人都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小梦想’,这些‘小梦想’似涓涓细流,汇聚成‘肯尼亚梦’和‘中国梦’的浩瀚江河。我正在做铁路运营人风采展示系列,有信心于月底推出。”

脚下沾着泥土,心中满是真情,新闻才有力量。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蒙内运营通讯组推出“十九大”专栏,表达运营人心声,为盛会营造气氛。蒙内通讯员QQ群、微信群和内刊自1016日起播发“十九大”栏目稿件,以小案例展现国家发展的宏大主题,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用身边感人故事激励每一位员工读者奋发上进;报道和分享每一精彩瞬间,反映海外运营人点赞祖国发展、共同瞩目盛会……

           “脚踏实地,内心高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盘点此次写真的收获,通讯员们表示,身处伟大变革、创新和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立足广袤大地,捕捉鲜活选题,记录下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时代风云记录者、社会进步推动者。不少表示,读懂故事背后的时代意义、传播其社会价值,行大道,走正道,是自己未来努力奋斗的目标。


作者:罗会志   来源:中交隧道工程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