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报道

您的位置:首 页> 新闻资讯 > 基层报道 >

扶危济困,我们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8-06-27 08:44:00   
宗江鹏、彭珊、边文浩、米小权、文煌
中交隧道工程局
2018-06-2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振奋人心。过去5年,中国共产党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让全世界为之惊叹。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减贫实践中,中交人始终坚持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细微帮扶暖人心

    “老乡,我们来看您了。”用乡音说出来的“老乡”二字,冲散了深秋的寒气。隧道局华南公司甘河路项目部员工姚建勋将皮卡车停在了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廖家坝村村民李顺泽的房门前,刚下车就亲热地打起招呼。同时,他从车上搬下来两桶油、两袋米。“马上就要过国庆、中秋了,这是我们项目部的一点心意,我们平时的工作也多亏了您的理解。”他边说边把米和油搬进了屋里。

    听到姚建勋的声音,双眼失明的李顺泽笑得合不拢嘴:“照心里讲,你们是真的不错,我这亲人都没有这么照顾我哩。”把姚建勋迎进屋,李顺泽拉着他的手很久不愿放开。

    廖家坝村地处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革命老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海拔较高,地势陡峭,耕地面积小,当地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玉米、土豆及饲养家畜。由于先天身体缺陷,李顺泽的生活过得非常窘迫。姚建勋在平常征迁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李顺泽的情况之后,一直记在心上。建一方工程,暖一方人心,于是趁着中秋国庆的双节期间,代表项目部给周边的困难群众送去一丝过节的温暖。

    同样感受到项目部温暖的还有村民李学文。他家仅靠饲养的生猪来维持生计,他虽然猪养得好,但是到了出栏期没有销路,这让李学文非常发愁。项目部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村干部主动联系到李学文,经过沟通商议,按照高于市场价格购买了他家的家畜,为他创造近5000元收入。李学文在接到现金的那一刻,激动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现在,李学文每次看到带着安全帽的项目人员走过他家门口时,都会热情打招呼,邀请进屋喝水。

    甘河路项目部自2017年进场以来,一直坚持积极践行扶贫社会责任,通过自身实际行动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和担当。

    在毕节市黔西县新合村,道路崎岖,信息闭塞,村里青壮年外出务工,剩下的只有老人和留守儿童。这里是市级重点扶贫村,全村五百多户,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的家庭就近百户,是黔西县脱贫任务最重的深度贫困村。

    2017年秋季,甘河路项目代表郑剑锋参加黔西县政府举办的爱心企业帮扶仪式。“前往新河村的过程很不顺利,村路简易,路况不好,多处险坡急弯,原本1小时车程硬是开了2个多小时。”亲眼目睹当地的穷困,项目代表郑剑锋感慨地说道。“沿路看到当地的小孩背着书包走在泥泞的小路上,鞋头和鞋跟早已磨破,书包也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心里特不是滋味。”

    当天帮扶仪式上,郑剑锋进行了捐款,黔西县长对项目部给予的资助表示衷心感谢,并承诺一定将捐款用在刀刃上,帮助村民改善生活环境。

    将“蓝马甲”精神进行到底

    在祖国的南端,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白马井镇英丰村,年过七旬的黎元贞紧紧握住“中交蓝马甲”志愿者的双手,嘴里喃喃地说着“好人一生平安”。

    “好久没有看到您笑咯!真是难得呀!”扶贫包点干部黎清科笑着说。

    英丰村村民黎元贞身体欠佳,大儿子在去年意外离世,小儿子文化程度低在家待业,使得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17年冬季,隧道局华南公司海南万洋12标项目部青年志愿者在项目党支部带领下,携手儋州市白马井镇英丰村委会扶贫包点干部黎清科走进英丰村。前期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黎元贞家中经济困难,项目志愿者在向村委会详细了解了黎元贞家中实际情况后,经过项目党支部的集体商议,决定发扬“中交蓝马甲”精神,精准慰问、帮扶贫困户。

老人对于志愿者的到来十分开心,与志愿者聊了很久。

    “孔子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止是黎元贞一家,社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家庭需要大家的帮助。对于一个家庭来说,3000元或许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是至少可以暂解燃眉之急;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帮扶困难群众,承担社会责任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志愿者米小权感慨道。

    在海南省儋州市各村镇,总能看到“中交蓝马甲”的身影。“非常感谢!要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人来修好这条路!”2017年10月27日,儋州市王五镇山营村村委书记王强激动地说道,并把印有“真心为村民,铺就致富路”的锦旗递给了海南万洋12标项目部“中交蓝马甲”志愿者队长赵欣瑜。

    万洋12标项目原设计路线经过儋州市王五镇山营村王宅、陈宅两个村民小组,占用了原有村道,设计初定的临时出行道路离村口较远,运输车辆进不来,农产品运不出去,给原本靠出售冬瓜、甘蔗等经济作物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民们着急坏了。项目部“中交蓝马甲”青年志愿者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与山营村村委书记王强了解村委想法和企盼。项目经理黄维建随即召开班子会议对此进行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要时刻牢记中交“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的企业使命,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乡村小道,只要是造福于民的事,项目部都要积极献力。就这样,一个为村民开通绿色便民路的方案确定了:项目部出面上报建设、设计单位,申请增加一条水泥路以解决村民出行问题;同时项目部先行垫资,铺设一条路,先解决眼前的临时出行问题。

    项目部技术人员就这条村道对施工路线进行前期实地踏勘、走访和测量,制定了精细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自行垫资调拨机械和材料,抽调人员施工,坚持无论大路小路都力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在当地村民的见证下,项目部以“中交速度”修筑了一条新的便民路,全程历时不到半个月。

    原本难以行走的泥泞小道变成了如今可供货车通行的宽阔水泥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运输不畅的民生问题,“有了这条路,乡亲们奔往小康的路也就越走越踏实了!”山营村村委书记王强笑着说。

    “感谢乡亲们对我们工作的认可,这面锦旗即代表了你们的心意,也代表着企民鱼水情,如果没有你们的理解与支持,我们的工程也不能顺利的推进。”赵欣瑜代表项目部接过锦旗说道,“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我们中交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项目部将一如既往地将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作为大事来抓、来办,为百姓谋福利。”


作者:宗江鹏、彭珊、边文浩、米小权、文煌   来源:中交隧道工程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