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2021-05-17
|
为深入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持续提高基层组织活跃度,进一步加强基层阵地建设,紧盯团青品牌打造,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引领凝聚、组织动员、联系服务青年的能力,根据公司党委和集团公司团委安排部署,公司团委组织开展“共读党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 中交青年讲党史——五四专题活动”。各项目团支部多形式学党史,精彩纷呈。
哈尔滨地铁TJ-13、TJ-14标团支部
(李林)
南京西寇南路项目团支部
团支部书记周妹男给全体青年团员讲了一堂《黄桥决战:军政并用以少胜多的典范》主题团课,简述了1940年,陈毅领导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以几千人的兵力,战胜了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率政府军几万人,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周妹男强调,作为青年一辈的我们更加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铭记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继续发扬“党史”光荣传统,立足岗位,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奋斗,用实际行动为项目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周妹男)
连宿高速6标项目团支部
团支部书记夏陈丽带领团员青年对《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在原原本本的读原文中感受党的发展史,课上要求全体青年团员要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养分,永远保持奋斗的精神,时刻谨记初心和使命,以青春的风采迎接挑战,以专业的水准建设工程,以卓越的成绩实现发展,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的力量。(夏陈丽)
新疆乌尉土建三标项目团支部
(石方方)
太原解放路项目团支部《周恩来订立修养七则》
1941年春至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在这次大规模教育学习中,广大党员认真学习整风文件,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普遍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水平。周恩来同志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在全党树立了典范。
1943年3月18日这天,正好是周恩来的农历45岁生日,尚在重庆主持南方局工作的周恩来并没有忙着为自己庆生,而是结合两年来的整风学习,以及过去革命斗争工作经验总结和自我批评,在办公室为自己写下一份《我的修养要则》: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五、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这份提纲式的“要则”,看似简单明了,却从学习工作方法、自律自省、群众路线、生活态度、党性修养等方面为自己规划了一篇“大文章”。这既是周恩来对过去的自我解剖,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既是他整风期间的学习成果,也是他对自己的警醒勉励和庄严承诺。大到思想原则上的坚定性,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自觉性,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对自我的高标准、严要求。
1943年11月,周恩来返回延安参加整风,在进一步思考、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修养要则作了深化和补充。他在报告中表示,“必须从专而精入手。宁可做一件事,不要包揽许多。宁可做完一件事,再做其他,不要浅尝辄止。宁有所舍,才能有所取。宁务其大,不务其小。”
党性修养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终生必修课。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应以周恩来同志为榜样,从日常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为自己订下守则要则,并严格自我约束、自我修炼。
(王雷虎)
王台旧村改造项目团支部
《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其中赞扬的,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位英雄。他们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撤退,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英雄壮歌。
追寻英难的足迹,从大漠戈壁到祖国南疆,走进狼牙山五壮士所在部队——“红一团”,耳边仿佛回荡着五壮士面对万丈悬崖宁死不屈的呐喊。这支从井冈山走来、由毛泽东亲自创建的英雄部队,经历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全过程,是一部革命军队的忠诚史、胜利史,也是一部英雄史。无数事实证明,狼牙山五壮士英雄事迹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强调历史,不能纠缠于具体细枝末节,必须抓住事实主体,不能纠缠于究竟在哪儿跳,是“跳”还是“溜”,有没有拨萝卜等等。决不能一叶障目,无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利益,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拖住1500多名日军,将敌人引上狼牙山殊死决战的主要事实。
五壮士生前是一个传奇,死后是一座丰碑。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民族英雄,在民族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的时侯,用视死如归的精神支撑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并获得昔日敌人的敬重——带队围攻五壮士的日冠小队长茅田幸助,曾带着儿子专程来到狼牙山下,一边磕头一边大哭说五壮士是他最敬佩的人,还将用于追杀五壮士的军刀交给河北易县县长,以示谢罪。明知九死一生,依旧阔步前行。五壮士彰显的是有血性的革命军人的至纯本色,泼洒自己的鲜血毫不吝啬,突破了人性求生本能的弱点,他们用生命写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敬重历史、崇尚英雄,只有这样的民族才有未来。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但是一个坚不可破的哲理是,只有立足战争,才能制止战争。我们纪念抗战,我们追寻英难足迹,是为了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血的沉痛的教训,更是为了感恩千千万万为民族独立解放而献身的英雄们。正是因为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献出生命抗击侵略者,才换来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英雄,并不苛求每个人都成为英雄;但哪怕只是对英雄精神的片刻凝望,那怕是转播一条“好声音”,一条条涓涓细流汇入长江,足以激发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汇聚起民族积极向上气势磅礴的力量。昔日英雄保卫我们,今天我们誓死捍卫英雄!
(于萌萌)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项目团支部
《邓颖超的一件丝棉袄》
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有一件馆藏国家一级文物——邓颖超穿过的丝绵袄。这件看似普通的丝绵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天津天虹服装厂的73名工人从电视上看到了邓颖超独自为周总理守灵的情景。天津有句俗话,“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恰巧天虹服装厂工人又多是女工。为了安慰悲痛中的邓妈妈,他们决定做一件丝绵袄送给她。工人们每人拿出五角钱,购买布料和丝棉。可是,没有尺寸怎么裁剪?他们想到通过电视影像和邓颖超与总理的合影来估量她的身材,斟酌许久才动手裁剪。大家一针一线连夜赶制,想让邓妈妈在春节时能穿上这件新棉衣。丝绵袄做好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如何寄给邓妈妈呢?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将包裹寄到中南海困难重重,邮局不给寄,大家决定将包裹寄到人民日报社,请他们转交给邓颖超。邓颖超收到包裹后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件细针密线缝制的丝绵袄,还附有一封信,上面写着“棉衣虽轻但它代表了70多颗诚挚的心,寄托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件棉衣穿在您的身上,暖在我们的心里。”邓颖超试过棉衣后深受感动,觉得这些青年真有办法,没有尺寸,也没有见过她,竟能做出这么合体的棉衣。一向廉洁自律的邓颖超从不收礼,向来能退的就退,但如果将这件棉衣退回去,一定会伤了工人们的心。于是她决定收下这份礼物,并让工作人员写了回信。信中写道:“棉衣已收到,谢谢工人们的关心和慰问,这次就不退回棉衣了,寄给你们30元作为衣服的成本费,可用于购买学习书籍和用品。”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便藏有邓颖超支付这件丝绵袄费用的账单。
邓颖超非常珍爱这件丝绵袄,穿着它出席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会见过许多中外友人。棉衣破了,她也舍不得扔掉,请来师傅更换了新的棉衣里子继续穿。她也一直惦念着为她缝制棉衣的工人们。1984年,她视察天津时专门会见了他们。八十高龄的邓颖超坚持与工人们一一握手,她说:“八年前你们为我一针一线缝制棉衣,今天我要和你们一个一个握手,表示感谢!”工人们非常感动。临别之际,她挥笔写下题词,鼓励他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要有所为,有所好为,有所大为”。
(张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