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位置:首 页> 新闻中心 > 专题专栏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管理员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2019-07-10
|
核心提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这一具体目标,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重视理论,加强学习,确保学懂弄通做实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能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今后我们党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我们党始终在永葆理论优势中激发奋斗热情,在勇于理论创新中砥砺政党品格,在增强理论自信中推动事业发展。作为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理想信念的灵魂,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当前,个别党员干部仍然没有认识到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甚至存在一些误区,没有做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有的态度消极,随意找借口,学习不认真、不用心;有的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习不系统、不深入;有的弄虚作假,应付差事,热衷于装门面、做样子;有的学用脱节,为了学而学,一碰到难点问题就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党员干部理论思维、理论修养、理论水平的养成和提升。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努力提高理论学习成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纳入学习计划,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排出时间表,制定路线图,认真、系统、全面学,做到多思多想、学深悟透。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好身边的先进典型、红色资源等丰富内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紧密联系实际,带着问题思考,把思想认识上的收获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对党忠诚,传承基因,务必坚定信仰信念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抓住思想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魂和根。党的建设历来把思想政治过硬作为第一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都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思想政治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从思想建党入手,让党员干部接受思想洗礼,触及灵魂深处,是历次党内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重要经验。历史和实践都反复证明,信仰是一个政党、一名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俘获”。某些党员领导干部落马,很多都是因为放松了思想政治建设,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党员干部必须坚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自身政治意识,严守党的各项纪律和规矩,不断进行思想上的检视、政治上的省思,在思想上政治上接受洗礼,从而使理想信念的根基更加坚固,与党同心的情感更加深厚,听党指挥的行动更加有力。
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大事难事看担当。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明确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能否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最能看出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和作风。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在大事要事难事中牢固树立不甘人后的强烈意愿,坚定披荆斩棘的决心信心,确立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在岗位上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汇聚成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担当需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没有落实或落实不好,再有担当精神也是一句空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钉钉子精神。钉钉子要直,力道不能歪。干事创业也要认真准确领会决策精神,确保执行中不出偏差。钉钉子要实,位置不能错。干事创业也要实事求是,坦然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新要求,仔细研究,逐一解决。钉钉子要深,必须钉到位。干事创业也要杜绝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钉钉子要巧,不能让锤子砸到手。干事创业也要讲求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与时俱进,善用巧劲,力争做到事半功倍。
要为敢于担当者撑腰鼓劲。《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失误错误。相关部门要以强烈的担当精神,肩负起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责,破除阻碍干部干事创业的枷锁,营造鼓励探索创新、宽容改革失误的良好环境;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好干部标准,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考核对干部的激励鞭策作用。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擦亮新时代党员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奋斗底色,着力形成人人甩开膀子敢于担当、个个迈开步子善于作为的良好局面。
坚守立场,破解难题,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守初心需要坚守人民立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根本政治立场。党员干部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时刻倾听百姓呼声,关注百姓实际需求,涵养爱民为民之心,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着眼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站在人民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党员干部要从思想和情感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自觉当公仆、当学生,用心思、智慧和激情去读服务群众这本“无字书”。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借鉴“互联网+”手段,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和批评,认真研究新时代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要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用脚步丈量民情,在联系群众中汲取干事创业动力;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做到急民之需、解民之忧、纾民之难;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当作亲人来对待,广征民意、广纳民智。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各项工作中去,着力筑牢干事创业的群众根基,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在造福百姓的伟大实践中培养对群众的深厚感情。
保持本色,坚守底线,争做清正廉洁表率
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视腐败为天敌,与腐败水火不容。从1929年把廉洁奉公的内容写进古田会议决议,到党的十九大后继续加大反腐力度,我们党始终旗帜鲜明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因此,必须把建设廉洁政治作为党的建设的生命工程,一以贯之地推进,以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和反腐败斗争的显著成效赢得民心,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清正廉洁也是干部为官从政的基石。作为中国传统的从政美德,历代明君贤臣都把清正廉洁作为从政之要、为官之本,老百姓也将其作为评判官员品德的重要标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密切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反腐败斗争已取得压倒性胜利并正在持续巩固。
打铁必须自身硬。谁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诱惑无处不在,关键就看顶得住顶不住。党员干部必须明白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正邪、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摒弃特权思想,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远离诱惑,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把好欲望关,净化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警惕不法分子“放长线钓大鱼”式的“围猎”,不被人情所羁、不为表象所迷,确保在各种“糖衣炮弹”面前经得起考验。控制欲望,把握住爱好之“度”,涵养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学法懂法,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办事,控制欲望、减少欲望,时刻坚守底线,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作者:周文彰 中央党校教授,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薛博 原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