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故事

您的位置:首 页> 品牌文化 > 文化故事 >

位置:首 页> 品牌文化 > 文化故事 >

我是剑榕二标项目参建者的一员



发布时间:2020-07-18 12:00:00   
刘娇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2020-07-18

7月的夏日,热浪滚滚,站在几十米高墩支撑的桥面上,望着那巍巍的穿山越岭的大桥和一座座深邃的隧道,寻觅着建设者们艰辛的建设历程。

项目建设慢慢接近尾声,今年许久未进工地的我兴致勃勃拿起相机和无人机,去工地拍摄照片和视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群山翠绿之间,桥隧相见,路与景相间之处的剑榕高速即将建成。回想刚到剑榕二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两年的光景转瞬即逝,慢慢到到了互道离别的时候,这段攻坚克难的工地掠影是难以忘怀的,因为我是剑榕二标项目参建者的一员,只有我们才真真切切经历过建设中急难险。捻一行文字,将回忆凝与笔尖,在字里行间诉说我们的故事。

DJI_0096.JPG

剑榕2标项目位于贵州山区,同时艰苦施工条件堪称全线之最,地势险阻,冈峦错接,跬步皆山,施工环境异常复杂、综合管理难度大,桥隧比高达89%。大部分工点位于山壑纵横、植被茂密、人烟稀少的自然原始林区。电力、交通、通信不畅,沿线大部分是砂页岩,地质极其破碎松软,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极高,地材奇缺,建设成本非常高,且受市场、天气影响时常发生断供。

在深山处,剑榕二标前期规划青年职工,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中交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企业精神,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采集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反复观测,前期勘察,日晒雨淋,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为了准确测量数据,探寻原始地貌,项目建设者跳入没及胸口的河水,或徒手攀爬至几十米的悬底,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为剑榕二标项目建设完成总体规划。

DJI_0108.JPG

记得以前第一次上工地时,当穿行在剑榕二标羊肠九曲的施工便道不禁感叹。工地处于苗岭山脉东缘海拔千米的山区,山高谷深,崖高坡陡,远看山峦叠翠风景如画,但对剑榕人而言,现实就是一只拦路虎。施工便道的规划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为了尽快打通这个“任督二脉”。2017年6月开始便道施工,沿山脚、沟渠、山脊、河滩新建及改造主线施工便道,受山区地形、交通制约,好不容易在距工点最近也有3公里的路边租到几间民房,一间屋住6-8人,炎热的天气,加上剑榕人一天就未干过的汗水浸衣,屋子里的味道刺鼻,仿佛苍蝇、蚊子才是这里的主人。听前期载车司机回忆说“那时候天不亮就出车,晚上天黑半夜才往回赶,中途来回接送人,一天换一个车胎”。里面艰辛可想而知。在众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修建30公里长施工便道,达高速正线长度的3倍多,那时候从项目部到工地要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颠簸,而现在从剑榕主线行车到项目工地只需要十几分钟。

DJI_0082.JPG

作为剑榕二标项目参建者的一员,建见证了剑榕建设者攻坚克难,在偏远闭塞的山间,人迹罕至的山沟,设起一座座桥梁,打通一条条隧道,踏平坎坷成坦途。




作者:刘娇   来源: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