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您的位置:首 页>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位置:首 页>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汉光4号”盾构机成功穿越京广铁路



发布时间:2016-04-06 12:00:00   
管理员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2016-04-06


      线路左、右线穿越京广铁路为4股道有渣道轨,下穿长度30m,夹角约46°。区间隧道顶与京广铁路轨面竖向最小净距约12.39m,下穿区段隧道上部地层为10-2粘土层,洞身位于13-2红粘土地层,同时穿越地段区间线路位于R=350m的曲线上,需要不断进行盾构机纠偏。

       由于国铁的沉降控制指标要求较为严格,铁路路基沉降最大允许9mm,轨道面高差最大允许5mm,且京广铁路社会影响面之大。项目部对此高度重视,本着“精心管理、协调有力、科学施工”的原则,把左线顺利下穿的经验成功运用到右线施工中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严格实行领导24小时带班制度,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穿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项目总工和项目书记为副组长,统一现场决策,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实现了穿越全过程的跟踪控制。技术层面上:施工前做好专项方案的专家论证,确保安全可靠。穿越前后在地面上安排专业人员对京广铁路穿越区段进行24h实时监控,组织信息化施工;洞内注重掘进参数的选取和优化,如土仓压力、推进速度、刀盘转速、推力等进行定量分析,给出相应的合理取值,并结合地面监测数据分析,动态修正、调整;做好工序优化,确保高效、均衡掘进,快速通过,严禁停机。同时重视新技术的运用,在武汉首次引用“克泥效”工法,通过在盾构壳体外同步注入克泥效,有效控制抑制盾构通过时上方土体变形。在管理方面,通过项目领导班子轮流监督、现场值班,精心组织,做好各项应急预案,并进行穿越分区管理,根据穿越区段划分预警区、危险区、保护区,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资源配置和技术措施。有效确保盾构下穿过程铁路路线的运营安全。

       通过综合配套措施体系的实施,左线穿越京广铁路最终实现最大沉降3.5mm,趋于稳定。右线通过保护区后,累计最大沉降3mm,京广铁路运营正常,满足国铁控制要求。两次成功穿越京广铁路,项目部及时进行系统总结,为下一步穿越武汉地铁4号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杜国涛、隆锋)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