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
2017-08-16
|
一年前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将来的某一天会来到新疆这个陌生又神奇的地方;一年后的我怎么也想不到,我已经如此的着迷这个地方了。对这片土地的陌生源自于不了解,而对她的着迷则是开始于好奇。我青春燃烧的地方,最好的年华给了她,用我满腔热血铸造天山第一隧。——小记 去年的8月13日,我已经踏上了进疆的征途,两千五百公里的路程,一个昼夜的不停奔波,从远处巍峨的群山,到望不到边际的沙漠;从毫无生机的茫茫戈壁,到渐渐清晰的绿洲;再从高楼林立的城市,到牛羊遍野的草原,我终于一步一步的走进了她,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蓝天白云,青山绿地,热情友好,这里真美,我的决定没有错! 我很幸运能成为首批进疆的人员,对我来说刚开始的最大的感觉的就是一个字¬¬——饿!我心里想:原来两个小时的时差就是这样的感觉呀,我不禁发笑。慢慢习惯后就开始逐步的开展工作,从最初的找洞口、插旗子,到后来的修便道、建场站,虽然每天几万步的走着,虽然头上烈日灼烧着我的脸庞,虽然这里干燥的环境使我的嘴唇开裂,虽然……但这些都没能阻挡我的工作热情,因为我坚信我的决定不会错,我一定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不忘初心。一年后的现在回想当时别有一番味道,因为脚踏实地的走过来了,我不后悔。 忙忙碌碌的临建工作基本完成,一转眼竟然过去了两个月了。突然有种忘穿棉裤的感觉,当地的居民说这里的冬天很冷、雪特别大,你们不能施工的,我记得当时我很有信心的说:能施工,我们已经制订了相应的冬季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我们也确实是这么执行的,只不过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和平均五六十公分深的雪确实是我第一次经历的。真的想说,我陶醉在这里的雪景里了。 冬季施工,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句话,没有成熟的经验和完善的实施方案是绝对不能够行动的;抗严寒、斗风雪,很幸运我坚持过来了,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冬季施工是多么的艰难,同样又是多么的必要。 在经历过长达五个月之久的冬季后,我们开始逐步恢复我们的施工生产。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就是——水,生活、生产都离不开用水,按照去年的经验从山上找水源,引水下来。经过较长时间的作业,终于将山上的水源引流下来,不仅仅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还完善了我们的喷淋系统,一举两得。 盛夏将至,我们隧道出口已经披上了一层绿衣,漫山遍野的黄花、悠然自得的牛羊、汩汩流淌的小溪、无处不在的生机这就是一幅东天山绿意夏景图,站在大草原上就能够真切的感受到“风吹草地现牛羊”绝不仅仅是说出来的,这是一种意境,更是一幅美景。 为努力守护好东天山脚下的绿色,真正将我们的施工现场与周围的草原生态融入为一体,为把东天山隧道打造成为花园式工地,我们将场地及便道周围的区域全部进行绿化,未来的东天山隧道施工现场必定将成为东天山脚下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里你一定会体会到工程与自然完美的结合,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为响应局、公司相关文件的号召,以及我们企业的传统文化的渲染,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将工程做好,更重要的是造福一方百姓,认真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我们项目经理和书记的领导指挥下,慰问当地的贫困家庭、慰问松树塘小学、修补当地破损的公路、帮助检查站硬化损坏的场地等等,这些都是在尽我们的企业责任,弘扬和传播我们的企业精神,我们是工程的建设者,更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 在这一年的时光里,我们从陌生到了解,一步一步的走过来了,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我们欢呼过,也挥洒过汗水;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同样我们的收获也是满满的;无论是集团、局、公司的各级领导,还是地方、自治区各机关单位的领导,又或是其他工程项目领导们的观摩参观都对我项目的施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我们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丰硕成果,更要将我们的团队精神和狼性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我们要以创优质工程、树企业标杆、建美好哈密为目标,真真切切的将每一件事做到实处,展现我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的风采。(新疆575项目 薛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