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您的位置:首 页>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位置:首 页>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红色震憾—之孟良崮行记



发布时间:2018-07-05 12:00:00   
管理员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2018-07-05

       顶着炎炎烈日,怀着崇高的爱党敬意,桥隧公司埕沾一标全体党、团员在项目党支部李雪涛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适逢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我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教育、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正好适时。我们不但要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还要感受沂蒙父老乡亲博大的爱国情怀。沂蒙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日的幸福生活,凝结成的沂蒙精神 可歌可泣,让我们更要永远牢记党领导人民革命的光辉历史

       从山徒步登上,一步攀登一步仰望,一步仰望一步敬意,先烈们当时是一步一个脚印艰苦攀登,开创新中国的“通天”道正是这一路的仰望攀登,让我不仅从身体上感受到先烈和前辈的坚强,更从精神上体会到革命之易。

       孟良崮纪念馆坐北朝南,雄伟壮观,由三块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纪念碑,高高耸立大崮顶之巅这里记录了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元帅、粟裕将军的指挥下,经过浴血奋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兵团,孟良崮也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站在纪念馆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馆前面陈毅元帅、粟裕将军的大型花岗石塑雕,红色花岗岩上镌刻着陈毅元帅的《孟良崮战役》长诗,现了当年孟良崮战役指挥者的光辉形象。进入门厅正面,看到了许多题词,这些都是真实宝贵的资料,高度评价了这次战斗所带来的巨大影响。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门厅正面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题词和孟良崮战役大型沙盘。沙盘按比例制作,形象逼真,真实再现了当时敌我双方战斗的激烈场面。站在它的前面,我沉思良久: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为了新中国的胜利,解放军战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克服武器落后,敌众我寡等种种困难,华东野战军陈毅元帅粟裕将军的指挥下,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共计3.2余人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取得了震惊全国的伟大胜利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这便是当时战斗写照。

       继续前行,参观展厅内整齐的玻璃柜台里陈列着当时陈毅元帅、粟裕将军所使用过的手枪和陈旧的衣物、笔记等物品,还有一些战役留下的珍贵纪念资料。每一个物品和资料都记录着一段感人光荣故事,记载着当年解放军在艰苦环境和经受战争洗礼的过程。旁边玻璃柜内展示的是当年战士与敌人战斗后保存下来的武器,虽然是简单的大刀、匕首和几支破旧的枪支。同志们啊,先辈们就是凭借这些简单武器和特有的力量,英勇顽强地打败拥有先进武器装备敌人。我想这不是随便一支团队就可以做到的,也只有团结一切人民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才能让这场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更令人感动的是沂蒙山六姐妹,她们为了支援前线,克服了种种困难,自发准备运送各种军需资料和衣物粮食,艰苦环境下使军民一家水乳交融成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

       在多媒体功能室,我们认真观看了当时战役激烈紧张的战斗场面。残酷的战斗给我巨大的心灵震撼:枪声隆隆,炮声不断,敌我双方运输枪支弹药紧张部署战斗战士与敌人近距离勇猛肉搏。我坐在那里观看如身临其境,整个过程诠释战役的浩大,倾心体会无产阶级先辈们奠基开国艰辛的革命创举,深刻感悟到解放军最后胜利的伟大悲壮看着这些我心里不停的反省着: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这些相比算得了什么?我为自己有时多做一些工作、甚至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的狭隘思想感到愧疚。

       我们来到烈士英名碑前,仰望碑身,巍然屹立,在巍峨的气势下我们显得那么渺小。悬挂鲜红党旗,我们党员整装列队,集体郑重宣誓,重温当初入党誓词。在党旗下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接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

       最后来到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塔身刻着在孟良崮这场战役中牺牲的2800多名烈士的姓名,四面整齐的松树林长眠着多名战役中牺牲了的英雄烈士,这些牺牲的战士由于当时特殊原因使他们没来得及登记姓名就直接参加了战斗,在无名英烈的墓碑上只刻上了硕大的五角星。还有许多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红色战士找不到身躯,也只是在这里刻着他们的名字,但这些名字足以让我们由衷敬重!     

       “向烈士英雄鞠躬敬礼”!我深深的躬下身躯,泪水瞬间夺眶而出,滴滴洒落公墓之上。也许,我能做的只有这微不足道的敬仰和怀念。但是,我会用这仅有的敬仰,时刻以先辈为榜样,以一名中共党员的形象,努力工作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即使薄弱,但尽全力!  (埕沾一标 孙宝祥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