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烽火再起 大桥建设告捷



发布时间:2019-09-20   
一公局
2019-09-20

  万里黄河东流去,千年官渡展雄风。在闻名遐迩的河南官渡,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的跨越黄河最宽的桥梁官渡黄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官渡黄河大桥是我国首座大规模应用体外预应力的连续梁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桥建设的背后,凝聚着一公局集团建设者无数艰辛与智慧。  

微信图片_20190920083253.jpg

  一公局集团承建官渡黄河大桥项目全长30.3公里,其中,官渡黄河大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7377米,三公司承担主桥、南引桥,七公司承担北大堤内引桥、北大堤桥及北大堤外引桥。

   大桥主桥长2325米,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全桥体外预应力共504束、15624根、1998吨,运用的数量、重量在国内同类桥梁中均属第一。

   横亘在滔滔河水之上的大桥,历经三载横空出世,不禁让建设者感慨万千。“体外预应力连续梁桥,上下8车道,41米宽的桥梁很少见。如果把桥梁比喻成人体,钢筋就是骨骼,混凝土就是肉身,体内预应力就是筋,体外预应力就好比搬运或行走助力器,减轻了桥体负担,检修方便,容易更换,从而也减少了后期维护对周围生态带来的影响。”项目经理介绍道。

 

技术攻关破顽石

 

  大桥主桥共有36个桥墩,桩基568根,采用回旋钻机施工。黄河水文复杂,河道经过近千年冲刷,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多变,主桥水下桩基采用桩径2.2米、桩长109米的大直径超长桩基,这给施工带来了极大困难。

刚开始钻孔,桀骜不驯的黄河就给建设者来个下马威,钻机被河床卡住。项目经理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立刻赶到施工现场,看着趴窝停工的钻机,立即采取措施:探测地质情况,找出原因。经过勘探,发现由于黄河防汛进行抛石护堤,河床下沉积了大量的块石,导致钻机无法钻进。 

  怎么办?大家焦急万分。在一公局集团的组织下,项目部立即成立13人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必须在钻头上做文章,把石块打捞出来。”攻关小组果断地抓住这个要点。

   大家每天在现场琢磨研究,经过1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终于研究出在筒钻底部加焊加强圈和高强钻齿,形成类似鲨鱼齿形状钻头,便于筒钻的钻进;再把多条粗钢丝绳连接到钻头底部四周,并在底部交叉成网。钻孔时粗钢丝绳网将覆盖在石头上的泥沙刷掉,石块裸露出来,通过钻孔时的强大压力,钢丝绳的柔性,将石块挤压到钻头内,提升钻头时,交叉成网的粗钢丝绳兜住石块,将其打捞上来。

 

又一根钢板桩损坏!打插围堰钢板桩遇到了同样的地质问题,团队研究出一种通过在钢板桩上焊接高压“水刀”的方法,将固定在泥沙中的石块冲刷松动,然后再采用打插钢板桩的工艺。他们由此攻克了夹杂块石土层条件下钢板桩打插的难题,保证了关键墩位水中基础施工进度。

   主桥水下桩长109米的大直径超长桩基,23吨重钢筋笼和16吨重的钢护筒,悬吊安装困难、耗时长。为克服这些困难,团队研发出了新型的桩基钢筋笼和钢护筒一体化专用定位装置,该装置在其四周等距离设置6个插销,利用插销来悬挂钢筋笼及钢护筒,有效解决了定位问题,降低安装风险,保障下放过程的安全,防止因孔口受力不均匀,发生塌孔质量安全事故,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挂篮施工羽翼飞翔

 

  大桥规模大,施工条件复杂,作业人员和设备数量庞大,项目部推行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大桥施工时采用36套挂篮同步实施悬浇施工,1000多名工人同时参与施工。这种工作形式需要水上作业和高空作业,风险高,管理难度大。 

  滔滔黄河之上,两个桥墩并肩一组,耸立着36个桥墩,桥墩顶端,36组挂篮,72个作业面同时进行箱梁施工,黄河之上组成的36个T形,犹如一排雄鹰,振翅飞翔,每天羽翼都在延伸,令人仰止。每到夜晚,建设者挑灯夜战,大桥灯火辉煌,横贯黄河,蔚为壮观。每一位建设者回想起箱梁施工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激动不已。 

  主桥施工时1000多名工人同时参与施工,施工组织复杂。桥梁施工由5个施工队伍分别施工,每个施工队承担3个墩的施工。每个施工队伍分为钢筋、模板、混凝土等专业班组,根据工序流程,进行循环施工,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项目团队以打造“工厂化的施工现场”为出发点,依托一公局集团“三厂四区一部”的先进管理理念,大力开展“6S班组”标准化管理,基于承台、墩柱、挂篮施工具有共性、现场物资种类和数量基本相同的特点,通过BIM技术绘制文明施工标准化图纸,以严格、规范、标准的施工工艺、流程要求施工队伍遵照执行。

   一开始,由于工序增加、要求严格,多数工人对班组标准化的推行持抗拒态度。慢慢地,标准化管理的高效便捷、工序熟练之后的安全省时,改变了工人们的态度,并通过严准入、再教育、勤考核等措施持续推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最终,所有挂篮施工班组全部按照要求做到位,大大提升了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真正实现了工厂化的施工现场。在河南省,官渡黄河大桥的班组标准化走在了全省推行“产业工人”计划的前列。

 

安全保护伞下无一失

 

  人走到哪里,定位就到哪里。项目引进北斗卫星人员定位系统和危险区域超员预警系统,采用卫星加终端设备进行人员定位,通过建立施工现场全景电子地图,将定位芯片安装在安全帽内,实现人员定位可视化管理、轨迹回放、视频联动、作业人员统计管理、聚众报警、电子围栏—非法闯入报警等功能,有效提高项目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

   桥墩施工时,在传统的操作平台基础上,增加了主筋接长操作平台,水平箍筋外围承插架防护,墩身周围设立防坠落平台,四层防护体系升级保障工人人身安全,这项防护成功申请国家专利。

   在挂篮施工时,创新推出挂篮全防护体系与挂篮主体同步设计、同步制造、同步安装、同步验收的方式,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提升工程效率。

  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金黄的硕果。官渡黄河大桥项目2次获评“河南省省级样板工程”,并获得“河南省绿色示范工地”、“工人先锋号”、“中国交建优质混凝土奖”等荣誉。 

  一泓郑水分两岸,九万黄沙舟不还。依稀官渡夺乌巢,钢桥羡煞曹阿瞒。涛涛黄河之上,官渡黄河大桥稳稳屹立,以钢筋铁骨架起南北两岸郑新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之路。官渡黄河大桥承载着对明天的无限期望,化作官渡的又一个符号,在历史长河中承前启后,永志不渝地连通南北、纵贯古今。(王田露   黄璐)

 


作者:吾名   来源:中交一公局



中交一公局集团
中交一公局集团
中交一公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