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局
|
2019-12-10
|
近日,剑榕三标巫洋溪Ⅰ号隧道右洞顺利贯通,标志着三标所有隧道的贯通,为架梁提供了条件,推动了项目整体建设进展。三年多来,这支开路先锋队伍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在这片苗岭茂林深处艰辛的拓路前行,用汗水交织着热泪、用激情充盈着斗志奏响了一曲激昂高亢的青春之歌。
“便道就在沟里面,一下雨就被冲毁,人都出不来”
车行剑榕三标施工便道,真可谓是千沟万壑,峰峦错落,一会盘山路蜿蜒直上,一会下探至谷地沟道中,山道极其崎岖难行。
剑榕三标线路全长7.821千米,位于柳川断裂带,地势陡峭,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存在桥隧比高、施工难度大、材料供应困难、便道线路长修筑困难、地质条件差、电力供应困难和环水保责任重大的难题。尤其是桥梁隧道位于深切沟谷中部,存在无道路前往,施工工作面与主便道高程落差大,安全风险高的特点。
而剑河县12月到2月又是冬季施工期间,时常有冻雨,道路湿滑泥泞,每逢冻雨材料就要停运4-5天。主线附近没有道路可用,山体之间沟壑众多,节理裂隙发育,陡峭的山势和不稳定的地质条件给便道的修筑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巫大溪桩基材料都是骡马驼上去的,机械根本进不去。
由于位于柳川断裂带,地质条件差,土质呈碎裂结构,节理裂隙极其发育,结构松散,孔隙率大,易滑塌。便道修筑难度大,成本高,受雨水等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曾多次发生塌方,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影响现场施工进度。在施工用电中,存在库容不足,经常性断电;一处短路原因停电,沿线标段全部停电;且电损巨大,电压不稳,个别工点无法正常施工。
“便道就在沟里面,一下雨就被冲毁,人出不来,连生命都不能保证,这种情况估计就只有在川藏才有”说到这里,温园书记禁不住连连感慨。
优化施工资源配置 精准布局统筹组织
项目全线位于清水江自然风景区内,环水保一直备受贵州省高度重视,每个季度都会有航拍照片上传至贵州环保局,后期临时用地,如场站、弃土场及施工便道等复垦工作压力巨大。在“绿色剑榕”理念的引导下,项目部高度重视隧道边坡防护绿化工作,隧道边坡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边坡防护及绿化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因资金、材料便道、施工图纸等因素制约了项目施工组织安排,工期严重滞后,为了更好的满足实际施工生产管理要求,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前期策划局部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拌合站方面,前期策划2个拌合站,但是2#拌合站距离三工区运距较远,不利于施工安排,不利于混凝土质量控制,且便道坡度较陡,在雨雪天对于满负荷的混凝土罐车行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建立了3#拌合站,对于质量和进度的控制起到较好的作用。
在T梁预制厂上,由于前期策划图纸基础上变更,T梁由368片变更为535片,为此新设立了一座梁厂,也能进一步弥补下菜园大桥现浇箱梁及巫大溪隧道施工进度滞后的影响。同时增设了弃土场,增加弃土场的数量,能节省运距,加快施工循环周期,提供施工平台。
在前期策划的基础上,剑榕三标人员配置、大临设施、施工临时便道、施工用电、弃土场设置和分包队伍及其所承担的施工任务均有依据实际情况作出动态调整,以便于更好的推进工程进度,更好地将资源用在刀刃上,更好的应对核心关键瓶颈和卡脖子难题。
柳川互通节点工程加速推进
柳川互通位于柳川镇北面,清水江北岸的下菜园,为单喇叭互通,连接至S311省道,主要服务柳川镇、久仰镇、观么乡等。
在剑榕三标柳川互通下菜园大桥工地,工区主任尹金山说,目前二工区右幅已经贯通,左幅将在春节前全部完成,匝道桥全部采用现浇箱梁。由于场地狭小,主线路基仅有260米,路基段无法设置存梁区,为更好推进工程进度,原有的20个台座增加到了目前的30个台座。
柳川互通下菜园现浇箱梁墩柱高度达到40米,使用钢管支架,风险较高,此外地基原来是稻田,无法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因此在现浇前期方案两次专家评审后,首次使用双抱箍加贝雷支架现浇箱梁,同时在箱梁和T梁相接的位置使用偏心沙桶,作为现浇支架的卸落装置,较好的满足了施工需求。
由于地质的原因,柳川互通的边坡经历了多次变更。由于在根据施工图纸开挖边坡过程中边坡出现开裂现象,根据原有图纸不能满足防护要求,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与设计院沟通,将80%以上都变更了。柳川互通区原设计拱形骨架护坡均变更为锚索锚杆框架梁加强边坡防护,使得结构更加坚固可靠。项目将在2019年春节前能将边坡防护绿化施工完成。
目前,在柳川互通雏形初步显现,但是施工场地狭小、匝道离得近、交叉施工问题也颇为棘手,为此项目积极统筹组织安排协调,较好的应对了这一难题。触目所及,整个互通施工区域给人的观感有着规模大、结构复杂、工序和专业繁多、工期紧的特点。
据剑榕三标赵云鹏回忆,在柳川互通进场时,便道没有修通,在一次放红线作业中,一名测量员被毒蛇咬伤,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为此我们测量员上山都是随时备着雄黄,以防毒蛇。
“不能落下一个兄弟”
6月28日21时17分,剑河县柳川镇突降暴雨,至29日凌晨2点,短短5个小时降雨量达170mm,造成剑榕三标多处边坡坍塌、巫大溪隧道驻地前后便道被毁,民工驻地被围,为防止雨水进一步增大,保险起见,项目启动应急预案。
时间短、来势汹、雨量大、险情急。险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启动了以防洪防汛应急救援预案,迅速明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任务,各分管领导带领安保部、工程部等部门立即赶往工区,排查险情,开展救援;同时启用救生衣、安全绳、皮划艇等应急救援物资,迅速联系地方政府、定点医院、武警消防、航务海事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积极做好转移人员的车辆、食宿、物品等安置后勤保障,并提前部署恢复重建的思路和方案。
将现场所有作业施工,对作业人员进行逐个清点,确保不漏一人;对于存在隐患的驻地和施工区域,所有人员由项目部统一转移,并安排到集镇宾馆住宿;同步对于已经存在险情的区域,迅速制定救援方案,通过采用车辆、施工机械、海事救援船、消防梯等应急物品,成功转移被困人员。并在安全位置搭设防雨帐篷,由项目领导和协作队伍联合、轮班值守,加强观测,并在隐患点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
在剑河海事、武警消防、地方政府的帮助下,22时11分,成功转移巫大溪隧道进口作业人员31人;29日凌晨2时31分,成功转移巫大溪隧道出口被困人员43人,被困人员全部安全转移,无一人员伤亡。
坚决打赢了这场“苗岭持久战”
回望施工过程,让建设者印象最深的是去年4月一个雨天,隧道掌子面掘进时发生的流沙型溶腔冒顶。“巫洋溪Ⅱ号隧道发生冒顶,全体人员立即前往施工现场查看险情!”安全总监孙利军放下手中电话,抓起外套即冲出办公室。到达冒顶现场后,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只见洞顶有一处半径约3米的圆形塌坑,塌坑面积约29平方米,深约5米,塌体掩埋隧道掌子面,在雨水的冲刷下还在发生蠕动。
在对塌坑周围设置截水沟进行应急处理后,接下来的每一天,项目部施工人员白天冒雨到现场严防死守,夜里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核对冒顶处治图纸,不分昼夜的工作强度对大家而言已是家常便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看着彼此日渐憔悴的脸庞和愈发深重的眼圈,却没有人说过一个累字。经过172小时的集体不间断作业,贵州剑榕三标项目终于彻底解决隧道冒顶问题。此刻所有人均已困乏不已,在夜里瑟瑟发抖。
在二道沟1号隧道施工过程中,进口边仰坡由于坡顶一条农用电力施工便道破坏了洞顶原有稳定的绿化植被,出洞施工未避开雨季,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发生仰坡滑塌,且逐步加大,滑坡垂直高度115米,滑塌面积12000平米。目前滑坡治理状况良好,项目将在19年年底完成边坡处置。“坚决打赢了这场“苗岭持久战”!”是剑榕三标矢志不渝的誓言目标。
自隧道开工以来,三标严格按照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指导施工,积极推行隧道施工标准化,开挖执行控制爆破,初支采用湿喷,二衬台车采用钢模板,施工过程中严控隧道实体质量,隧道的品质工程建设及标准化施工赢得了省质监局和业主的一致认可。
尽管经历了重重险阻,经历了重重挑战,但是这支筑路劲旅没有被吓阻,没有逃避,在生与死考验中,在汗和泪的交织中,他们重新积蓄起了新的力量和奋进的斗志,从一个个坚毅的脸庞和黝黑的面容中,我们可以看到蕴藏在他们内心炽热的斗志和昂扬的锐气,“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千沟万壑的苗岭深处,他们的血汗与热情被青山见证、被茂林咏叹,遥想大道通衢建成之日,他们的功勋事迹必将随着这片亘古不变的山川流传不息……(张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