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报道:新田长江大桥最大规模浇筑工序顺利完工



发布时间:2020-04-23   
三公司
2020-04-23



锚碇第五层浇筑完毕。


锚碇施工现场。



人民网重庆4月23日电 越是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越要做到慎终如始。4月20日下午,一场“马拉松式”、累计8354方的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完毕,中交一公局集团重庆新田长江大桥北岸项目书记杨益波喜上眉梢。随着这场历时近5天5夜的持久战、攻坚战结束,标志着大桥全生命建设周期内最大规模、最具挑战性的一次浇筑工序顺利完工。

主跨为1020米的新田长江大桥一跨过江,系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也是重庆目前在建的最大跨径桥梁。悬索桥素有“桥梁皇后”之称,曲线柔美的主缆,横跨于江面的钢箱梁,与高高矗立于江边的主塔,组成的“几何”构图,既有强劲的刚性气魄,也有优雅的柔性气韵。



建设中的新田长江大桥。


作为桥梁主要承受力结构的锚碇,新田长江大桥北岸锚块共分11层,按照分层浇筑的方式循序渐进、逐层推进。这次集中大规模作业,主要集中在大桥锚碇第五层锚块浇筑区域。作为整个锚固体的中间核心部位,第五层锚块方量最大,承重结构最为突出,是安装索导管的关键部位。在一方方符合技术规范、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源源不断地倾倒在锚块钢筋结构内之前,需要做好原材料检验、大数据分析、新技术监测、优级配达标等“一体化”基础性工作。而在浇筑过程中,除了要特别注重振捣工艺火候的把握,还考验着施工作业人员长时间是否一致保持稳步有序、高度戒备的状态,高度保证全周期内的振捣作业均匀、压实,实现无缝对接。

据项目副经理张俭成介绍,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是检验内在强度、外观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项目设置冷却循环水系统,实现“内降外保”。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前期,通过合理降低胶凝材料用量和适当提高粉煤灰掺量,科学降低混凝土温差,杜绝因水化热引起伸缩裂缝,从而达到混凝土浇筑既有里子、又有面子,内实外美的效果。



拌合站拌料。



一项重点工序的高效完成,背后往往有着许多难以想象的施工细节。张俭成介绍说,在8354方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意味着要花费1938吨水泥、15997吨砂石料等原材料,需要3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117名产业工人,分成2个班次协同、流水作业。同时需要装载机、拌合站在有序、不间断运转近118小时,还需要7台运输车在拌合站与作业点之间往返多少120个来回,夜以继日奔跑626公里,为作业面持续运送混凝土。这还不包括前期完成绑扎的“钢筋丛林”和安装调试好模板组合等一系列辅助性工作。假设在地面将8354方混凝土简单堆积,相当于整体浇筑一栋6层高、两个单元的普通居民楼房。

17.5万吨的北岸锚碇,只是总重量约70万吨的新田长江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前后近3年的建设期内,具有常态化攻坚克难、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还有很多。项目通过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相结合,为锚碇上方大面积危岩地带织就“天罗地网”;构建千米级大桥BIM+技术应用体系,巧妙实现桥址移位、设计优化;多种新设备新材料新手段的深度应用,有效提升了混凝土外观质量,都是中交一公局集团目前为止在重点环节、关键领域取得的经验成果。(胡虹、陈洪胜、张玉佰)


作者:三公司   来源:中交一公局



中交一公局集团
中交一公局集团
中交一公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