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局
|
2020-07-16
|
“这里以前就是一块空地,我们想带着孩子溜达都没地方去。”市民刘女士笑着说道。近日,渭南市人民政府门前的公园里,游人如织,这里俨然成为了周边小区居民的休闲新去处。而前来办理公共业务的车辆,络绎不绝地驶入公园正下方的停车场。
由二公司承建的渭南市民公园停车场项目,是集智慧系统与生态化城市设计理念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坚持简约、实用、经济的设计理念,通过采用智能化系统,为城市出行融入更多“智慧细胞”。
“智慧与人文的结合,是我们建设城市的美好追求。”项目经理蒋晓龙说道。项目以建设为前提,以设计改造为目标,建设全生命周期工程,强化城市中心地标的展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活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项目位于城市中心,附近既有为市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也有市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等公用设施。建设停车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们去政府办事以及周边市民出行停车难的问题,而项目的“智慧魅力”也正体现于此。
“红色代表满员,绿色代表可停。”停车场车位区域上方一闪一闪的指示灯,是专门设置的识别系统。车主根据颜色可判断相应区域是否有车位,有效节省寻找车位的时间。当车主需要驾车离开时,可以利用反向寻车系统,在寻找车辆停放位置的同时,完成缴费。如此一来,既保证了车辆进出和停车场使用效率,也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投入。作为政府门前的惠民工程,项目也颇具前瞻性,停车场内专门配备有数组充电桩,解决电动汽车驾驶者的后顾之忧。
设计建设中,项目也充分考虑到智慧科技与环保理念相融合。西北城市常年干旱,水资源匮乏,为了缓解市政用水压力,渭南市民公园停车场项目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地面硬化中采用透水铺装材料,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与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雨水经过处理后蓄入收集池,用于灌溉,大幅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一年可节约用水近30万吨。
项目不仅可以节水,还可以节电。停车场内设置的人体感应光照装置,会在人、车经过时自动开启,照亮前方的路。就算无人时,也不用担心照明效果。通过应用导光管技术,停车场将自然光照引入地下室进行辅助照明,可有效保证车库的亮度。此系统的投入使用,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预计1年节约电力能源超过30万千瓦时。
“渭南市民公园停车场项目是一公局集团首个全智能型地下停车场项目,初次接触这个新业态,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为公司‘进城’打好前站。”这是蒋晓龙常讲的一句话。他带领着项目职工集体学习研究图纸,做足功课,从“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助力项目施工顺利推进。针对专业管线型号繁多、安装空间错综复杂的情况,项目应用BIM技术,将土建模型与安装模型合并,进行碰撞测试,优化管线排布,消除冲突点,避免了返工及材料浪费,提升了现场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智慧停车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渭南市民公园停车场项目,以智能技术为核心,补齐停车难的短板,解决了市民出行“最难啃的骨头”,开启了居民城市出行新体验,让智能、通畅、美好的城市不再遥远。(郭亚维 闵旭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