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200 米种草记



发布时间:2020-09-08   
一公局
2020-09-08

“发芽了,终于发芽了!”掀开边坡草籽覆膜后,一阵阵欢呼声回荡在乌尉项目施工现场。草籽发芽何至于如此惊叹?种草能有什么难度?这样一件普通的事情在乌尉项目已成了难题。

1599527413787465.jpg

由一公局集团参建的乌尉项目位于新疆天山无人区的“冰川活化石”一号冰川保护区内,海拔32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5℃左右,全年无霜期不到100天,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项目自规划起就将环保工作列为头等大事,始终坚持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两手抓。

2019年8月,项目临时用地植被恢复和开挖坡面生态修复工作启动,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李鑫担任主管,覆土、整平、植草、养护……李鑫按部就班地推进,期待着边坡绿草如茵的景象。高原的冬天来的特别早,当月中旬,施工区就迎来第一场大雪,边坡草坪也被大雪覆盖得严严实实。三天后冰雪消融,草坪上的叶片却开始枯黄,李鑫的心血付诸东流,但是他没有放弃,开始研究用篷布覆盖草坪进行保温。几次试验过后还是不行,有人提出了植假草坪的想法。

恢复植被工作陷入困局,李鑫不甘心就此放弃,试图向新疆当地的同事取经,“人挪活、树挪死,植物都有各自适宜的生长区域,你种的植被适应不了高寒、高海拔气候,只能种和所在区域同样品种的植被。”同事的话点醒了李鑫,还得因地制宜才行。考虑到项目地处生态保护区内,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不能破坏,李鑫立即组织工人对项目所在地周边的草种进行了辨识,随后到60公里外的非保护区采集草株,然后再栽种到边坡上。

“还是本地的草适应性强,总算是活下来了。”经过精心护理,草株一天比一天精神,李鑫高兴地向项目副经理李鹏汇报。可是一个月后,问题再次出现。高原土壤贫瘠,低气温、高海拔导致草株生长太慢,移栽种植草株迟迟不能发育生长连成片,恢复生态、巩固边坡的效果并不理想。

这次,李鑫决定向当地林业局专家求助,同时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高度模拟高原自然植被生长、繁殖环境与人工积极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找到了突破口。草株在自然生长环境中是通过种子繁殖的,李鑫想出了播撒草种子育苗的方法,由于野生草种不是经济作物,没有批量生产无法购买,所以2019年的秋冬季节,工作闲暇之余,项目建设团队都化身“捡草籽匠”,帮忙上山收集草籽。

有了天然草籽也不够,还需要适宜的育种温床。在一次新的临时用地开挖过程中,李鹏发现草皮生长的表层土壤与10厘米以下的深层土壤存在颜色差异,经过仔细比对,表层土湿润、松软,与高品质腐殖土接近,而深层土又干又硬。“我们可以在开挖前先将表层有肥力的表土剥离、收集,然后铺撒在边坡贫瘠的土层上当做育种的天然温床。”李鹏提议。

草籽和育种温床都准备就绪,为增强草籽育种过程中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能力,李鑫将草籽、粘合剂、保水剂及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混合搅拌,让每一粒草籽表面都自带一层“防弹衣”,然后播撒在边坡上,并用保护膜覆盖。10天后,精心培育的草籽破土而出,新的育种方案大获成功。

2020年春天,天山地区天气开始转暖,李鑫开始了新一轮的播撒种植。草籽在项目建设团队的精心呵护下长势很好,最终把牢了固坡绿化这道“环保关”。

(晏晓庆 唐思平)


作者:吾名   来源:中交一公局



中交一公局集团
中交一公局集团
中交一公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