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紧日子的点石成金术



发布时间:2020-11-11   
一公局
2020-11-11

“石粉质量合格,可以用于施工生产!”谢远征看到检测报告后露出欣慰的笑容,“点石成金”这个封存在脑海里一年的想法终于变为现实。

在五公司重庆城开C1标项目黄家梁隧道刚刚进洞之际,一车又一车的洞渣被堆放在弃土场,看到此场景的常务副经理谢远征心想,“项目采购砂石料的成本很大,要是能把洞渣做成石粉用于碎石料生产,岂不是能降低很多采购成本?”这个“变废为宝”的想法,在谢远征心中悄悄萌芽。

经过反复调查、测算,在一次项目生产会议上,他向大家提出了自建碎石加工厂的想法,在场人员随即展开了激烈讨论。“大量的隧道洞渣一般会布设专门的弃土场来废弃,不仅是占用了土地资源,还影响环境,甚至还会因为处置不当而形成安全隐患。”项目总工曾现龙率先认同,物设部部长石广辉接着说:“这样还能应对一部分地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问题,实现降本增效,节约项目经费。”大家一致同意在项目自建碎石加工场的决定。

得到支持的谢远征干劲十足,组织人员时刻关注隧道施工期间的围岩变化,但因为黄家梁隧道进洞初期,掌子面情况参差不齐,经常出现夹泥、围岩破碎、软弱等情况,开挖的洞渣根本不能达到可用于砂石料生产的标准。“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因为山体受风化影响,往往在隧道进洞初期围岩情况都比较差,但并不代表进洞后的围岩仍旧如此。”项目总工曾现龙给大家加油打气。

“黄家梁隧道的围岩近期整体性良好,岩质较硬,试验室检测合格。”时隔半年,谢远征终于等到这条消息。他马不停蹄组织人员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关于建设碎石加工厂的事宜。通过初步预估,项目可以内部“消化”掉黄家梁隧道开挖过程中产出的可利用的20余万方洞渣,使其变废为宝,把这堆“石子”变成“金子”。同时,出于尽量保护土地资源的考虑,项目决定避免新征临时用地,将加工场设置在主线区域,与附近居民居住点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噪声和粉尘扰民。

基于前期考察结果,技术人员将初定的4种设置方案进行BIM技术仿真应用,不断寻找适合建立碎石加工场的最佳位置。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整,项目决定将加工场设置在隧道洞口附近,将其设置于原材地与应用地之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原材料与成品重复运输,方便电力供应,降低加工成本。

2019年9月,碎石加工场顺利建成。首批洞渣初步检测合格后,又被送往试验室进行精确检测。当得知试验室通知洞渣符合加工成石粉标准,谢远征又组织人员、车辆将大量洞渣运输至碎石加工场,通过采用二级破碎工艺将洞渣破碎为最终产品——石粉。经过6天的加工,第一批石粉顺利生产,项目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2天后,检测结果显示合格,总是紧锁眉头的谢远征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比当地碎石场售卖的还要好嘞!”现场经验丰富的工人纷纷夸赞。项目部通过将隧道洞渣进行再加工,生产出来的石料质量好,成本低。投入生产至今,共生产10余万吨石粉,为项目节省了成本400多万,真正地把“石子”变成了“金子”。

(原 媛)


作者:吾名   来源:中交一公局



中交一公局集团
中交一公局集团
中交一公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