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2010-06-21
|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四分部自开工进场就把本项工程当作一场战役来做,从工程施工布局,施工方案规划,工区工点划分,物资后勤保障方案设计等,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组织生产,组建架子队管理模式,将本项目划为三个施工工区,三个工区既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施工体,也是相互联系而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各工区权责分明,目标一致,利益一体。项目经理部各部门与工区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积极提供战略保障和后勤服务,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12标四分部在以王庆成同志为经理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职工历经艰险,浴血奋战,共同打好兰渝这场攻坚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每个工程项目从开工进场那天开始,物资部作为粮草供给部门始终要走在施工的前列,作为材料员,我们在施工中起着先锋官排头兵的作用。“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粮草、枪支弹药,将士们无法上阵杀敌,战役无法取胜。没有材料物资做保证,工程施工无法正常展开,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转。由此可见,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工作虽然是后勤工作但其所起的作用何其重要。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四分部全体物资人员牢记一公局“自强奋进,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搞好物资工作作为推动整个工程进展的核心,积极考察材料市场行情,努力寻找合格料源,挖掘物资潜力,切实做好物资供应保障,使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兰渝铁路12标四分部所属工程沿线山峦叠嶂,工程线路长,施工点多,便道不通,物资供应运输困难,现场物资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开工初期,图纸不全,材料计划无法做到准确无误。尤其是钢筋、水泥、砂石料等面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资金紧缺。在业主和局指挥部的领导下,兰渝铁路12标主材进行了招标采购,确定了合格供应商。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下,四分部审时度势,果断分析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断定钢材价格任然会继续上涨。在材料合同刚刚签订、图纸尚未到齐、材料设计数量不全的情况下,我分部不等不靠,积极与已中标的合格供应商沟通,在冬季钢材价格低落时屯粮备料,大量储备钢材,使项目三个钢筋加工场储备充足,从而为年后施工大干提供了物资保障。而今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材料紧缺,供应商断供现象十分严重。在业主组织的“大干四五月,完成产值一亿五千万”劳动竞赛中,四分部材料储备充足,全线掀起施工高潮,不仅顺利完成预定产值,赢得了荣誉,而且储备材料价格便宜,为项目节约成本,创造了利润。
众所周知在物资管理过程中,搞好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尤其是拌和站现场物资管理一直是施工项目中最头痛的事。四分部物设部有五名材料员均是物流专业毕业,对物流概念认识较深,在供应链管理中如何发挥物流的作用,对生产施工进行有效保证是我们每一个学物流专业的材料员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分部三个工区分别设置了三个水泥混凝土搅拌站,每个搅拌站都有相应的材料员归口对物资进行现场管理,各材料员分工明细、权责分明,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发挥自身特长,为四分部物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智力保证。在拌和站生产过程中,散装水泥、粉煤灰这种存储量有限的物资,在哪个施工项目都一样,总是“老大难问题”,只要拌和站开始生产,散装罐仅有的存储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属于准时化生产,零库存。为了搞好水泥、粉煤灰的供应,项目部物资部专门配置计划员这一岗位,主要上报和落实计划。三个拌和站根据实际情况专门设置了相应的计划员与其接口,做到计划归口集中上报,工区分散独立负责落实,紧张时相互调剂,共同搞好物资供应为生产服务这一核心任务。为了做好基础工作,物资部为每个工区材料员配备”弹弓”一只,指定专人负责随时敲罐,积极向计划员上报水泥计划,时刻保证储存罐仓满。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水泥供应商当初投标未考虑便道问题,盲目签订供货合同,导致最终在合同履行中经常因隧道洞口运输便道、运费等问题而压缩我项目供应量,一度造成我项目水泥短缺。为了保障供给,四分部几次与局指沟通,反映真实情况,在项目经理王庆成和总经济师王云飞的指示下,四分部物设部与局指物设部一起前往水泥厂协调水泥供应事宜。在协调过程中,四分部拿出自己的诚意,表明自己的态度,向供应商承诺我分部将尽全力维修便道,只要水泥能进来,不惜一切代价将水泥车安全引进去,出现水泥车陷车现象,所有机械设备随时听从调遣,全力配合水泥运输,且四分部各施工点做到24小时随时收料,司机晚上到货,不让司机饿着渴着和累着,绝不让司机有怨言。经过几次沟通协调,我项目前期出现的运费问题、便道难问题均得以解决,中标的三家水泥厂均愿意为四分部供应水泥,且有的厂家愿意一家全包,项目水泥供应形势由被动变主动,厂家间彼此出现了竞争,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四分部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巧妙运用物流管理中供应商关系管理这一理论,营造了和谐的供销关系,使供给双方达到双赢。
项目物资管理核心在施工工点物资的管理上,具体所涉及的材料大致分为周转类,地材类。模板、扣件、钢管等周转材料必须跟具体所对应的桩号生产相结合,根据生产安排以及施工工作面合理利用闲置模板,合理周转,提高使用效率。我项目专人负责周转材料的保管和发放以及周转材料在各工点之间的转运。这样不仅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合理使用,更为项目节约了投入成本。拌合站砂石料的管理不仅需要材料人员提高警觉,更需要拌合站管理人员包括操作手会同材料共同参与,人人负责,尤其对出库这块,必须做到发料有据,消耗有理。根据拌合站出砼方量以及施工配合比核算砂石消耗,在核算过程中扣除合理损耗以及倒运出库的数量,再盘点现场库存,比较设计用量与实际使用数量,再比较理论库存与实际库存的差异,以此作为砂石料盈亏的标准。
搞好物资供应工作既是对“冲锋在前的将领们“的有力支持,更是对项目进度、形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是对全体物资人员的考验。众所周知,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灵魂,也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如果工程项目没有了质量,也就失去了一切。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造成难以预计的严重后果,作为物资部门,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便是从“源头”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采购成本,搞好物资供应,作为一个采购人员,所采购的材料哪怕是一个螺丝钉,一根电焊条,都认真严格对待,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坚决执行不符合规范的材料坚决不进场,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不使用,坚持“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质量方针,切实做好物资供应工作。
物资管理不是一个静态和孤立的东西,由于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对象是人和物,因此管理活动必然多样化、复杂化,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保障供应维持生产,值得我们深思。在项目经营管理中如何节约成本,创造利润值得物资管理人员琢磨,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60%以上,项目盈亏很大部分取决于材料。所以干好材料工作不仅需要每一个物资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更要有较高的觉悟和素质,要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常言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人们处在干净和优美的环境中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约束乃至杜绝自己的不良行为;反过来,当人们处在脏、乱、差的环境中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放纵自己的不良行为,这叫环境诱惑或环境导向。因此,我们要正向使用破窗理论,尽量避免负面效应。
作为干物资这项敏感工作的每一个材料员,要克制住自己,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别拿,不该吃的别吃,要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的本质。同时材料工作更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鼓励,项目领导班子必须充分认识到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并要求经理部的核心员工的认识也统一到这个高度上来,引导员工重视并支持物资管理,共同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搞好物资工作,提高经济效益。更要建立节约有奖、浪费受罚的分配政策和奖惩制度,分配的原则应当是把有限的奖金使用在提高工作积极性、节约材料用量、降低物资消耗上,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不能平均分摊,各得一份,好坏不分。我项目物设部、各工区现场物资人员在总经济师王云飞的指导下制定了有效的材料监控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全体材料员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兰渝铁路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兰渝战役的全面胜利增添自己的色彩。(兰渝铁路四分部 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