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文化

您的位置:首 页> 党的建设 >

位置:首 页> 党的建设 >

敬广大的青年职工《谁的青春不迷茫》



发布时间:2015-10-27 12:00:00   
管理员
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2015-10-27

        我是一名2014年毕业的本科生,工作已经一年之久。初入职场,有恐慌,小心翼翼,内心狂热,充满梦想,强烈的求知欲仿佛是一团烈火,也许这就是所有我们这些初入职场人的青春烈火。慢慢的项目工作让我结认了朋友,拥有了工作团队,我觉得项目的工作得心应手,很顺利,也很开心,就这样那份热烈的感情持续了大半年。
        今年3月,由于所在科室的工作量和工作模块扩大,我被借调到公司机关,此时的我,一个习惯了很久项目生活的我,生活再一次发生了改变。由于项目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都与公司相差甚远,并且面向的工作群体范围也相对较小,所以我又一次开始小心翼翼,又一次重新开始,因为习惯很难改,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工作习惯。即便是在公司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可是而那种初入职场的感觉再一次迎面而来,工作业务方向的转变,能力高度的要求,让我忽然有些不知所措。
        记得2013年,我参加了《谁的青春不迷茫》作者的校园签售会,现在回想当时作者刘同现场的讲座,我似乎已经忘记了都讲了什么内容,剩下的只是见到职场明星的兴奋和快乐。其实从真实的个人情感上来说,我对这类文字,或者关于心灵鸡汤,成功教育之类的书籍很早就失去了兴趣,因为不知从何时起,卡内基、朗达拜恩,这类人生之道大师的书籍我已经不懈,因为有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洞感。
        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由于自己的工作习惯依旧没有调整完全,加上并不能让自己的领导非常满意,我开始不自信,也害怕。人都是这样,在内心脆弱的时候总想去找些安慰,所以打算去看书,去学习,就这样再一次想要学习的时候偶然瞥见这本《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并没有说我们到底该在工作上如果努力,或者在工作上该树立一种什么市场大热的“狼性文化”之类的内容。作者只是讲自己,讲那年初入大学时想要精心打扮最终却随便拿了一条牛仔裤一件格子衬衫的青涩的20岁,一直到他成功逆袭30岁的十年过往。
        十年间,作者遇见了无数的否认,不信任,不知所措。多么巧合,我也在这条路上,20岁到30岁的路上,不懂规矩,莽撞无知,棱角分明。作者的怅然失落和经历仿佛就是自己的情景再现,情感上的些许共鸣,让我把这本书读完,更准确的说是重温和细读,此刻读书却有着和学生时代不同的感受,因为当我们经历才能懂得,也更能共鸣,更能进一步的体会。再看看自己,一切都只是开始,但是又过于自尊,过于自责,这份自尊显得有些可笑,一次批评或者挫败,总是那么惊天动地,明明是打碎了一只鸡蛋,却要用失去了一个养鸡场的悲伤来逆流成河,而自责就在于既拿不出无懈可击的结果,又没有说走就走的能力,也就是那句能力配不上梦想的时候的那份情绪。
        作者说他是一只贱狗。“我一直写,写到今天。没有那么低贱的过去,就没有今天的我。我希望一直这样,像蜷缩在角落里等待着被发现的贱狗,不抱怨,不自怜,碰个杯,就把人生各种滋味一饮而尽。”看到所有的他,想到所有的我,不禁又想到白岩松说的那一句:“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也许就是这样,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迷茫,但是所有都一切都会在我们拼了命的去努力后拨云见日,而在晴天之前,就要记住:如果想赢就不要怕输。
        坚强了很久,还是觉得我们需要矫情,因为矫情过后,我是如此的坦然和畅快,然后又能重新的迈上台阶,看曾经走过的路,哭了,然后再笑,带一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无畏继续前行,还有就是别不懈卡内基,因为再去读,会发现,给你勇气的不仅仅是你自己,还有他们,那些正能量的文字。谁的青春不迷茫?都迷茫过,但是过了就过了,时间和努力都会给我们答案,而答案的好坏,我们就是最好的答题人。(孙智博)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