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故事

您的位置:首 页> 文化品牌 > 项目故事 >

位置:首 页> 文化品牌 > 项目故事 >

用心用情征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发布时间:2021-07-20 12:00:00   
管理员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2021-07-20

夏日的太阳那真叫一个火辣,晒得人后背快要着火似的。别看李贻军50来岁了,可在崎岖的乡村山路上如履平地,脸不红、气不喘,反倒把身材略胖的“85后”项目书记何晓军甩在身后一大截。


微信图片_20210720191610.jpg


李贻军是中交一公局三公司万州环线项目四分部的征拆工作人员,也是万州本地人。2019年12月来项目时先是当驾驶员,后来发现他为人耿直热情、做事利索负责,对项目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很上心用心。就连以往外地同事在万州需要办什么私事,他都热心服务、全力以赴。项目经理屈加林和何晓军一商量,让李贻军从2020年4月开始转行干征拆。


面对相对陌生的工作内容,当然需要改变。刚开始接触征拆工作时,李贻军谦虚的像个小学生,对征拆工作带来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标准,他总是认真听取、落实项目领导处理原则意见,冷静思考如何和乡镇、村社具体对接研究,又怎样稳妥地和老百姓打交道,并有效解决问题。没过一段时间,李贻军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征拆思路和举措有板有眼,自有自己的一套。


微信图片_20210720191630.jpg


四分部主线全长近9.6公里,征拆范围涉及2个社区5个村16个队86户群众,包含铁塔、天然气管道、军事光缆等重点拆迁结构物。路线长、难点多、风险高,给何晓军、李贻军等人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考验。


“强者不怕、弱者不欺”,这是李贻军在征拆工作过程中渐渐总结出来的心得和原则。既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和现行标准,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为项目据理力争,也要针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和顾虑,给予尊重体谅支持,最大程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实施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人文关怀。在何晓军的带领下,李贻军放开手脚大胆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本土优势,想方设法调动当地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凝聚大家团结一心、出谋划策的力量,把征拆工作往前推、工期往前赶。


微信图片_20210720191653.jpg


“不吵不闹不可能,关键是要学会安抚老百姓的情绪,把话说到点子上,把政策讲到心坎里,一碗水端平,让他们认可,心服口服!”对于支持高速公路建设的朴实群众,李贻军内心充满感激,有时看到家中困难,主动认“穷亲”、结对子,力所能及的予以帮助。针对个别胡搅蛮缠、“漫天要价”的人员,李贻军总会从容应对、针锋相对、因人施策。不硬来,而是“智取”,采取迂回战术“冷处理”。待时机成熟时通过联动身边人攻心术,精准施策,妥善处理遗留问题。


越是艰难越向前,不等不靠,主动担当……和李贻军一起工作久了,大伙对他都有这样一个共识。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苦口婆心、释疑解惑,成了李贻军的工作新常态。每天在山地里通常要奔走两万多步,下雨天时几次摔倒在崎岖的山路上。平时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24小时电话开机,随时耐心接听老百姓打来的电话,细心解释。就连春节期间都没停止“家访”,和有关人员现场踏勘量测土地拆迁范围,推动土地确权,分类界定补偿标准,完成签字认可,实现工作闭合……


拆迁到位,一路畅通;拆迁不利,寸步难行。在前后一年多的征拆期间,由于压力大、睡眠不好,李贻军有一阵子廋了10斤。可他倍感欣慰的是,一些制约困扰主线施工的堵点痛点相继被打通,盘活带动了全线的核心工点施工生产。其中,28座铁塔大挪移,顺利“搬家”,依然巍然矗立于青山之间。11条天然气管道小心翼翼安全移位,毫发无损“拆地雷”,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助力。成功改迁军事光缆,让国防大动脉守护着一方平安。


微信图片_20210720191713.jpg


“老李这人不忽悠,我相信他!”长期和施工沿线拆迁户打交道,老百姓对李贻军的了解与日俱增。随着一桩桩“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老百姓的思想疙瘩解开了,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连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一家养鸽户赔偿问题,在何晓军和李贻军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前不久终于得以圆满解决,大家皆大欢喜。


李贻军身高近1米8,忙碌了一天,瘦削的身影在夕阳里拖得很长很长,一长串足迹见证着奉献与担当,透露着一名普通职工忠于职守、遇事执着的品质。流淌的汗水浸润着脚下坚实的大地,所有的付出都是为明天如虹大道迢迢而来。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