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2024-06-02
|
海风轻抚,在青岛市黄岛区东方聋儿语训中心院内,几名产业工人正在进行混凝土路面浇筑的收尾工作。5月26日,在青岛淮河路高架桥2标项目的帮助下,院内年久失修的坑洼道路,焕新成平坦光滑的水泥路面,提前为孩子们送上一份特别的儿童节“礼物”。
缘起于2024年3月,项目“蓝马甲”志愿服务队在策划“雷锋月”活动时,了解到这座距离项目驻地三十余公里的特殊学校,便与语训中心负责人石清娟老师取得了联系,并选购了米面、粮油、牛奶、文具等物资前去慰问。
一次简单的慰问却给志愿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撼。石清娟老师原是一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却为了班上两名残障儿童而改变了自己职业轨迹。由于残障儿童特殊性,普通的教育方法并不适用,而她又不愿放弃这些“折翼天使”,她便为两个孩子单独开了一间“教室”,由自己亲自教课。二十多年如一日,她不图回报,省吃俭用,一砖一瓦地建起了如今庇护着二十多个残障孩子的温馨之家。
听完石老师的故事,看着语训中心二十多名患有唐氏综合征、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的孩子们,志愿者们忍不住红了眼眶。入学的残障儿童家庭条件都很困难,语训中心只收取微薄的学费,主要依靠社会公益捐赠来勉强支持办学。志愿者们送来的慰问品,虽是日常所需,但对于中心长期运营来说却仍是杯水车薪。看到这些急需社会关注和帮助的孩子们,项目团支部书记程玮康对石清娟坚定地说:“您放心,我们一定竭尽所能帮助这些孩子们!”
回到项目后,程玮康立即向项目党支部书记朱春露说明情况。“以后他们有需要,我们一定帮到底。”作为一名父亲,朱春露感同身受,随后在项目组织了一次募捐活动。项目员工们听说后,纷纷捐出了自家闲置的电器和玩具、文具、生活用品等等,希望能把温暖带给他们。
5月8日,一封信件送到了项目收发室,信封中是一张简约朴素但字迹工整的邀请函,邀请项目参加语训中心举办的“第34个全国助残日媒体开放日活动”。活动当天,小朋友们准备了背课文、跳舞等节目。这些表演看似简单,背后却需要他们付出成倍的努力,但他们仍在精心表演着,只为向帮助过他们的人表达最真诚的感谢。
看着纯真的孩子们,朱春露和志愿者们又湿润了眼眶,决意要为中心再做些什么。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发现语训中心园区路面破旧,孩子们玩耍时可能会被绊倒,存在危险。询问后才知道,修路是语训中心长久以来的一大难题,在有限的经费面前,修缮路面所需的花费实在是让中心“捉襟见肘”,只能在地上铺一些毯子,防止孩子磕碰受伤。朱春露说道:“修路我们在行,这个忙,由我们企业来帮。”
说干就干!活动结束后,项目立即联系了协作队伍,而多家协作队伍负责人在听说语训中心的感人故事后,纷纷表示愿意无偿帮助语训中心修缮路面。大爱无疆,一拍即合,协作队伍到现场勘测、放线、计量,项目工程部制定好施工方案,第二天便将混凝土运到语训中心院内;为避免影响孩子们上学,产业工人与项目人员连夜加班加点,仅用一个周六的时间,就完成600平米道路的翻修。“这是孩子们收到最好的儿童节礼物!感谢中交的无私帮助!”石老师含着泪感谢道。
当前,我国听力语言残疾居视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之首,约占中国人口总数1.67%,其中七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这些聋哑儿童听不到悦耳的声音,说不出动听的话语,只能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自前往语训中心开展“雷锋月”活动起,项目就决定要长期定点帮助语训中心,站在这群孩子们的身后,守护他们的成长。未来,项目部将定期组织志愿者去看望孩子们,持续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无声”温情胜有声。
来 源 | 青岛淮河路高架桥项目
作 者 | 马智超、刁晓萌